一、大意錯失良機
今天在導管室內,看到一位38歲的男性肝癌晚期患者在做第一次介入肝動脈藥物灌注與栓塞治療。
在操作室外,省醫介入專家周教授說:“右肝幾乎被瘤體占去了2/3,現在又已經轉移到肺了,估計預后不是很理想,很可惜呀!有文化的人,平時都不注意?!比缢f,造影見右肝基本被一個瘤體占滿,左肝不顯影。
在與患者交談中得知,原來他是做生意的,他說:“因為要應酬,每天抽煙、喝酒、熬夜,該有的生活陋習我都有。我也是大意了,平時就是覺得右邊腹部有點不適感,但是沒有其他的癥狀,近幾天覺得食欲很差,感覺很疲倦才來看醫生發現的?!?/p>
二、被忽視的自身抗癌力量
其實,每個人體內都有致癌因子的存在,同樣,也存在著與之抗衡的抗癌力量。正常的情況下,雙方的力量是平衡的,只有當抗衡的這一方出現減弱的時候,癌癥才會出現。
而導致抗癌力減弱的原因,大都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或是情緒等因素引起的。
上海交通大學何裕民教授通過從醫30多年來接觸到的23000多例腫瘤病例分析,證實了每個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而抗癌力的存在使得大多數人與原癌基因相安無事。
這就是為什么有一些患癌的人,比如李開復、凌志軍這些癌癥患者可以痊愈,甚至帶癌生存。因為他們激發了自身內在的抗癌力,使之達到和致癌因子兩者互相平衡的狀態。
三、何為抗癌力呢?
所謂抗癌力,指的是人體的一類綜合能力,它表現為身心協調狀態下機體對于正常機能的維護、適應、修復與增進,其中最主要的是個人的免疫力。
生活中,嚴重影響個人的抗癌力的因素中,與個人的生活方式分不開。特別是喜歡熬夜、缺乏運動、久坐不動、喜好吃加工的食物比如腌制品、油炸品等,或是偏食導致必需微量元素的失衡、或是工作中的壓力……不知不覺中,自身的抗癌力逐漸減弱,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在摧殘自己的抗癌力。
癌癥因子或是基因我們沒辦法改變,那么,我們只有從個人的生活方式等外在因素去改變。

四、如何才能恢復你的抗癌力呢?
1、改變飲食保持營養均衡
都說“民以食為天”,據臨床觀察,大部分的癌癥發生都與吃有關。如何才能吃的營養吃得健康呢?
大量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資料顯示,約有1/3癌癥的發生與膳食營養因素密切相關。安排合理的膳食結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防癌、抗癌、促進康復的重要舉措之一。
1)彩虹食物
美國癌癥協會曾建議人們每天至少吃五種不同的蔬菜和水果來預防癌癥,并稱很少吃水果和蔬菜的人患癌的可能性比吃水果蔬菜較多的人高一倍。
彩虹原則:紅色、黃橙色、深綠色及藍紫色等蔬果搭配食用。不一定要每種果蔬都吃很多,可以選擇多種,但是每一種的量少一點。
2)多嚼幾下
聽著有點矛盾,容我細細道來。多嚼幾下,就是說每一口飯在口腔里研磨搞拌的時間要長一些,讓唾液充分與食物混合。如果你說你吃飯的時間與咀嚼食物的時間很快,不妨改變方式,讓食物在嘴里多咀嚼幾次。
因為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唾液能消除致癌物所產生的超氧自由基。
所以,吃飯時建議每口食物咀嚼30次,可使唾液與食物充分混合,自由基得到最大程度的清理,抗癌效果佳。
3)少吃一口
再說說少吃一口。在食欲驅使下,胡吃海喝,率性飲食,也是放縱本能的一大典型!如今在心臟病、腦卒中、糖尿病、高血壓、癌癥和肥胖等方面更為普遍。
且肥胖還是諸多癌癥,如腸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的頭號元兇。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分析認為,放縱飲食,對促進發達地區的癌癥發生,起著35%的作用。
餓著要比撐著強、瘦的要比胖的好。

4)沒事多喝茶
我們通過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重點項目“茶葉防癌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機理研究”發現,茶葉中的茶多酚與維生素C都是亞硝胺的天然抑制劑,還可以清除體內的氧化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對抑制癌細胞有很好的作用。
在我國喝茶是很多人的習慣,烏龍茶、綠茶、紅茶中的多種成分有預防口腔癌、肺癌等多發性惡性腫瘤的作用。不過不宜飲濃茶,建議宜清淡一些為好。胃功能不好的也不建議。
2、堅持運動增強體質降低風險
運動可以降低癌癥的發生率。美國癌癥中心研究員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分析了多達 144 萬歐美人的數據,發現運動能顯著降低 13 種癌癥發病率。
比如常見的食管癌(42%)、肝癌(27%)、肺癌(26%)、腎癌(23%)、子宮內膜癌(21%)、結腸癌(16%)、直腸癌(13%)、膀胱癌(13%)乳腺癌(10%)等。
運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可以通過運動來降低食管癌、肝癌、肺癌這些在我國高發的癌癥風險。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讓人保持一個良好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每周至少運動5次,每次在30分鐘以上,最好能感覺自己微微出汗。運動的方式有很多,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健步走是一個老少皆宜行之有效的選擇,你也可以選擇每周進行3次的爬山。
但是不能過量,凡事都有個度,記住“欲速則不達”。何裕民教授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肝癌患者,是來自江西的博士??祻秃髱缀趺刻焯爝^量拼命鍛煉,提醒他多次不聽,終于有一天誘發急性氣胸(肺泡破裂)而不治。
3、每天保持愉悅的情緒
不良情緒是摧毀抗癌力的重要因素!相關的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在大發雷霆時,身體產生的壓力激素足以讓小鼠致死。因此“壓力激素”,又稱“毒性激素”。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抑郁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讓癌癥有了可乘之機!
鐘南山院士曾經說過一句話;“我非常相信一句話: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p>
就像一個吹脹的氣球,當長期處在氫氣充盈的狀態時,膨脹的氣球在外力的作用下或許爆破,又或者已經縮不回原來的樣子。
由于工作與生活的高節奏高強度,人們常常會出現壓力,如果長期以往,會導致個人情緒的不良,或抑郁、或焦慮、或暴躁所以要學會適當的給自己減壓。人也是一樣的。有些事情需要認真,有些事情要學會得過且過。
樂觀的心態可以維持人體處于最佳的狀態。有心事或是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讓它憋到隔天,不防找個好友抖一下“垃圾”,聽一場音樂、看一段幽默的小品或是相聲。

4、睡眠是增強免疫力的最好方法
睡眠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免疫學家通過“自我睡眠”試驗發現,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兩種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而淋巴細胞在與惡性腫瘤的戰斗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許多研究也指出,睡眠是增強免疫力的最好的方法,充足的睡眠對預防或限制腫瘤生長有廣泛作用。最佳的睡眠時間是每天晚上十點以后,理想睡眠長度是七小時到八小時。
而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會減少,生病幾率隨之增加。
如何才是充足呢?人的感覺是很精細的,幾個小時確實不是最重要的。你應該問問自己的身體:現在累不累,人還很疲勞嗎?起床眼睛看東西清不清楚,是不是要靠咖啡才能提神?回答完上述問題,你的睡眠是否充足,心里自然明白了。
5、定期體檢及早發現提高生存率
其實癌癥的早期,是可以被治愈的,在癌癥的防治中,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是基本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表報告指出,有三分之一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癥是可以通過早發現治療而治愈的,所以,體檢顯得尤為重要,建議每年至少體檢一次。
五、關鍵說
癌癥在治療上只是去除成型的癌細胞,比如用手術或介入的方式去除瘤體,用化療藥物撲殺漏網之魚的癌細胞??墒沁@樣一來就會殺傷到健康的細胞,常常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會抑制個體的免疫機制。過度治療常常得不償失,何不利用自己的抗癌力去對抗癌細胞或是與之和平共處呢?